石家庄收废铜公司 哪里上门回收废铜
废铜的分类体系清晰,核心依据是纯度、来源、物理形态及加工特性,不同种类的废铜在回收价值、处理工艺和应用场景上差异显著。以下是废铜的主要分类及具体特征,方便回收端、加工端及相关从业者精准区分和利用:
一、按纯度与加工状态:核心分类(行业通用标准)
这是最主流的分类方式,直接决定废铜的回收价格和再生利用方向,主要分为纯铜类、合金铜类、含铜废料类三大类。
1. 纯铜类废铜(含铜量≥99%,又称 “紫铜废料”)
纯铜(紫铜)因导电性、导热性优异,是废铜中价值最高的品类,主要来源于纯铜制品的报废。
- 1 号光亮铜(No.1 Bare Bright Copper)
- 特征:纯度≥99.9%,无任何杂质、氧化层、涂层或绝缘皮,表面光亮呈紫红色,多为裸露的铜丝、铜板、铜管(如空调铜管、电线剥除绝缘皮后的纯铜芯)。
- 来源:报废的电线电缆(剥皮后)、铜母线、铜制电器触点、纯铜工艺品。
- 用途:直接熔炼为高纯度电解铜,用于制造新的电线、精密铜部件。
- 2 号铜(No.2 Copper)
- 特征:纯度 94%-98%,允许少量氧化层或轻微杂质(如极薄的油污、轻微锈蚀),但无涂层、无合金成分,颜色偏暗(氧化后呈褐色),常见形态为铜块、铜屑、较粗的铜丝(未完全剥净绝缘皮但可轻易去除)。
- 来源:报废的铜制管道(有轻微氧化)、铜散热器、铜制五金件(无镀层)、机械加工产生的纯铜屑。
- 用途:需简单预处理(如除氧化、去油污)后熔炼,用于制造普通铜材(如铜棒、铜板)。
- 铜箔废料(Copper Foil Scrap)
- 特征:厚度极薄(通常<0.1mm),纯度高(≥99%),但易褶皱、氧化,常见于电子废弃物中。
- 来源:报废的锂电池铜箔(正极集流体)、电路板表面铜箔、电容器铜箔、包装用铜箔(如食品包装复合铜箔)。
- 用途:需单独收集(避免破碎丢失),熔炼后用于再生铜箔或小型铜部件。
2. 合金铜类废铜(含铜量<99%,含其他金属元素,又称 “黄铜 / 青铜废料”)
合金铜是纯铜与锌、锡、铅、镍等金属的合金,因性能(如硬度、耐腐蚀性)不同分为黄铜、青铜、白铜等,报废后需单独分类(避免混入纯铜影响纯度)。
- 黄铜废料(Brass Scrap)
- 特征:含铜量 60%-85%(常见为 62% 黄铜,即 Cu62%+Zn38%),颜色呈黄色或淡黄色,硬度高于纯铜,表面可能有镀层(如镍、铬)。
- 主要类型:
- 普通黄铜废料:如报废的黄铜阀门、黄铜管件(自来水管道)、黄铜拉链、黄铜锁具、黄铜装饰品。
- 铅黄铜废料:含铅(1%-3%),用于耐磨部件,来源如报废的黄铜轴承、黄铜齿轮、水龙头阀芯。
- 锡黄铜废料:含锡(1%-2%),耐腐蚀性强,来源如船舶用黄铜配件、热交换器黄铜部件。
- 用途:再生熔炼为黄铜合金,用于制造新的黄铜五金件、管道配件。
- 青铜废料(Bronze Scrap)
- 特征:以铜 - 锡合金为基础(含锡 3%-14%),颜色呈青灰色,硬度高、耐磨损,部分含磷、铝、硅等元素(如磷青铜、铝青铜)。
- 主要类型:
- 磷青铜废料:导电性好、弹性高,来源如报废的弹簧片、电器接插件、钟表齿轮。
- 铝青铜废料:耐腐蚀性极强,来源如化工设备中的铜部件、海洋工程用铜配件、耐磨机械零件(如衬套)。
- 用途:再生后用于制造弹性部件、耐蚀机械零件。
- 白铜废料(Cupronickel Scrap)
- 特征:含铜 60%-75%、镍 15%-30%,颜色呈银白色,耐腐蚀性、耐磨性极佳,价值高于黄铜 / 青铜(因含镍)。
- 来源:报废的医疗器械部件(如手术器械)、精密仪器外壳、船舶用冷凝管、硬币(部分国家的铜镍合金硬币)。
- 用途:需单独回收(避免镍元素流失),再生后用于制造高端耐蚀部件、精密仪器零件。
3. 含铜废料(低纯度,需分离提取铜)
这类废料中铜并非主要成分,需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提取,回收成本较高,常见于混合废弃物中。
- 铜渣 / 铜灰(Copper Slag/Ash)
- 特征:铜含量 10%-40%,是铜冶炼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(含铜氧化物、硅酸盐等),形态为粉末或块状。
- 来源:铜厂熔炼废渣、机械加工的铜抛光灰、焊接产生的铜焊渣。
- 用途:通过火法或湿法冶金提取其中的铜,尾渣可用于建筑材料(如混凝土骨料)。
- 含铜电子废料(Copper-Bearing E-Waste)
- 特征:铜与塑料、金属(铁、铝、锡)混合,需拆解分离,铜含量差异大(如电路板中铜占 5%-20%)。
- 来源:报废的电路板(PCB 板)、废旧电器(如冰箱、洗衣机的铜线圈)、废旧电机(定子 / 转子中的铜绕组)、废旧电池(除锂电池外,铅酸电池的极柱含铜)。
- 用途:先拆解去除塑料、铁等杂质,再回收其中的铜(如电机铜绕组可剥线后归为光亮铜),同时回收其他金属(如锡、镍)。
二、按物理形态:辅助分类(便于仓储与运输)
- 块状废铜:如报废的铜块、铜管、铜散热器,体积大、密度高,便于堆叠存放。
- 丝状废铜:如电线铜芯、铜线圈,需整理成捆(避免缠绕),部分细铜丝易氧化,需防潮。
- 屑状废铜:如机械加工的铜屑、铜粉,易飞扬且表面积大(氧化快),需用密封容器储存,避免混入铁屑(可通过磁铁分离)。
- 箔状 / 片状废铜:如锂电池铜箔、铜垫片,易褶皱、破碎,需单独包装(如用纸板分隔),防止丢失。
三、废铜分类的核心注意事项(避免混淆与价值损失)
- 禁止混合存放:纯铜与合金铜(如黄铜)混合会降低纯铜的纯度,导致熔炼后产品不合格;铜与铁、铝等杂质混合会增加预处理成本(需酸洗或磁选分离)。
- 去除非铜杂质:回收前尽量剥除绝缘皮(电线)、去除镀层(如镀锌铜件需刮除镀层)、清理油污 / 氧化层(可用砂纸打磨或碱洗),可提升废铜等级(如 2 号铜可升级为 1 号光亮铜)。
- 区分关键合金:白铜因含镍,价值远高于黄铜,需单独识别(白铜无磁性,且颜色更接近银,可通过硬度测试区分:白铜硬度高于纯铜,低于钢铁)。
- 电子废料优先拆解:含铜电子废料(如电路板、电机)需先拆解,避免铜与塑料、有害金属(如铅、汞)混合,既提升铜的回收率,也符合环保要求(防止有害物泄漏)。